发布时间:2021-11-26
浏览次数:2165
国产软件:信创政策推动下,国产替代可期
2021年计算机软件板块收入增速回升。我们对 180家计算机软件板块上市公司进行了统计, 2021 年软件板块总营收 3793 亿元,同比增长 13.7%,同比增速出现回升。主要原因:2020 年疫情爆发基数较低;2021 年疫情逐步控制,收入有所恢复。22Q1 软件板块总营收 686 亿元,同比增长 9.2%,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与今年一季度疫情反复有关。
疫情好转有望带动板块估值修复。绝对估值方面,2021 年初至今计算机行业估值整体呈现 下降趋势,PE(TTM)估值下从 190 倍左右下降至 75 倍左右,PS(TTM)估值下降近一 倍;相对估值方面,计算机指数相对沪深 300 指数的 PE 比值下降明显,2021 年以来历史 最高点超过 12 倍,目前下降至 5 倍左右;PS 比值略有波动,基本在 1.5-2 倍之间浮动。但自今年 5 月以来,行业估值下滑已趋缓,未来随着疫情好转,计算机板块业绩预计有望 回暖,估值有望修复。
企业端来看,过去一年国产软件新势力层出不穷。随着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推进,我 国制造业信息化需求不断上升,软件赛道国产玩家持续增多。2021 年 6 月至今,计算机软 件板块新上市公司共 21 家,主营业务范围涵盖建筑信息化、医疗信息化、能源信息化等多 个下游细分领域,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终端销售等产业全流程。
政策端来看,信创采购等扶植政策出台有望推动软件行业发展。2021 年 11 月,工信部相 继发布工业绿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大数据产业等“十四五” 发展规划,鼓励软件及相关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对绿色发展、产品迭代及技术创新方面提 出了新的要求。12 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首次 对政府统筹采购科技创新产品进行规定。国家政策的支持与行业规范新要求的提出,促进 软件行业可持续发展。2022 年,深圳和北京先后出台信创产业扶持政策,其中深圳市发改 委发布的《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明确指出,新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信创 产品的采购比例,党政机关、国资国企不低于 40%。
国产化替代涉及硬件及软件等层次,从党政试点进一步推广。国产化替代涉及从底层硬 件到应用软件的多个层次,具体来看,硬件层面包括主机及外部设备,具体涉及芯片、 服务器、存储、固件等领域;软件层面包括基础软件及应用软件,具体包括操作系统、 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从推进节奏看,我国的自主创新起始于党政办公领域, 2018 年开始加速启动,2019 年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认为,自 2020 年开始, 我国始于党政及特殊领域、进一步拓展至央企国企乃至关键行业的自主创新替代将迎来 黄金发展期。
国产化节奏正处于从“可用”向“好用”的进化阶段。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积累,国产基 础软硬件体系目前已经处于“可用”状态,但相比成熟的 Wintel 体系,国产基础软硬件体 系在产品性能、软件生态、用户使用体验等,以及未来可预见的售后、运维等还面临众多 难题,正处于从“可用”向“好用”的进化阶段。
国产化终极形态或为包含软硬多个层次的生态系统。从 IT 架构的组成看,底层芯片提供了 重要的算力支持,固件则为重要的使用载体,操作系统提供了调度硬件资源,支撑上层应 用的作用,应用软件则是数据生成、沉淀的重要环节。对于自主创新、安全可控的需求贯 穿了各个环节。我们认为,国产化的终极形态将包含 CPU、桌面电脑、服务器等整机硬件 产品和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产品,办公 office、OA、安全软件等应用产 品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国产软件集成。
1)CPU:国产芯片的开发和研制起步较晚。2002 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出我国第一款商品 化通用高性能 CPU“龙芯”1 号。此后,我国科研技术人员大力攻关,相继有多款国产处 理器芯片陆续面世。目前我国国产处理器芯片的主要参与者有:龙芯、兆芯、飞腾 、海光、 申威和华为等。2)整机厂商:整机厂商主要有第一梯队的中国长城、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山东超越、706 所、联想、同方股份等;第二梯队的中科龙梦、山西百信等。3)国产操作系统:主要参与者包括中标软件、银河麒麟、武汉深之度。中国软件同时持有 中标软件 50%股权和银河麒麟 40%股权,且中标麒麟和银河麒麟适配除上海兆芯外的所有 国产 CPU。深度操作系统长远来看或将在泛国产化领域拥有更好的表现。
4)数据库:国产数据库厂商主要包括传统厂商人大金仓、武汉达梦、神州通用、南大通用 等,其中人大金仓份额相对较高,武汉达梦其次。此外还有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库厂商,如 巨杉数据库、Oceanbase、GaussDB、TiDB。5)中间件:国产中间件相对于其他基础软件具有较强竞争力,在市场化产品中就占据了较 大份额。其中,据公司官网,国产中间件龙头东方通 2018 年在国内中间件市场份额达到 10.7%。此外,还包括普元信息、金蝶天燕中间件、中创中间件、宝兰德等。6)办公软件:办公软件是自主创新领域最核心的应用软件,Office 办公套件龙头厂商主要 为金山办公,其他还有永中 office、中标普华(太极股份收购),份额均很小;版式软件厂 商主要有福昕软件、数维科技(DRA 音频标准)等;OA 协同办公厂商主要有华宇软件旗 下的万户网络等。
7)安全保密产品:安全保密产品目前主要用在内网涉密专用机上,主要包括三合一(必选)、 主机监控与审计、终端安全登录、网络接入控制系统、打印光刻审计与监控、杀毒、电子 文档安全管理等产品。外网桌面电脑也会存在对主机审计、杀毒、终端安全登录等安全产 品的需求。目前在安全保密领域,参与厂商还包括北信源、中孚信息、360、启明星辰、绿 盟、深信服、安恒信息等。8)系统集成厂商:目前集成厂商范围已扩大到所有拥有涉密甲级资质(可做全国业务)的 厂商,目前看,领先的系统厂商主要有中国软件、太极股份、浪潮软件、华迪科技、华宇 软件等。
基础软件: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广阔
基础软件产业链上下游产品需要高度适配。基础软件上游主要是芯片、网络设备、存储器、 固件/IO 设备以及整机等基础硬件厂商,基础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作为接触硬件的第一层软 件,需要根据基础硬件的架构、终端特点等进行开发,基础硬件的下游主要是应用软件以 及系统集成厂商,应用软件厂商需要根据上游基础硬件及基础软件两层架构完成进一步的 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厂商负责对软硬件做最后的集成并销售给下游客户,可以看到每一环 都需要产品之间的高度适配。
预计 2023 年国产操作系统市场规模将达 56.2 亿元。预计国产操作系统市场将伴随着各个 行业信创的深入而快速增长,党政市场方面,国产化替换节奏从公文系统拓展到电子政务 系统,并且随着向下沉市场的拓展,并入替换节奏的党政机关体量也会激增。金融市场方 面,国产化替代从由大型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向中小型金融机构拓展,从邮件、OA 等 系统向核心及外围业务拓展,并且在交通、能源、电信等多个行业也不断涌现操作系统国 产化替代的案例,据亿欧智库预测,国产操作系统市场规模会从 2021 年的 33.3 亿元增长 到 2023 年的 56.2 亿元,CAGR 达 30%。
预计 2023 年国产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达 257.2 亿元。据艾瑞咨询,2020 年中国数据库市场 规模为 247 亿元,据亿欧智库,2020 年国内数据库市场国产化率约 47.4%,计算得 2020 年中国国产数据库市场规模为 117.1 亿元。进一步,据亿欧智库预测,2021-2023 年中国 国产操作系统市场增速分别为 29.98%、29.98%、30.01%,又因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替 换节奏类似,因此我们假设,2021-2023 年国产数据库与国产操作系统市场规模的同比增 速相同,计算得 2021-2023 年国产数据库市场规模分别为 152.2、197.8、257.2 亿元,对 应国产化率 52.1%、58.4%、65.9%。
操作系统:国产化生态建设可期
操作系统是 IT 产品的底层核心。操作系统,一般存在于计算系统中,比如 PC、服务器、 手机、其他智能终端等。在计算系统中,操作系统是核心底层基础软件,负责控制、管理、 调度整个计算系统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具体来看,操作系统负责:处理如管理与配置 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 以及用户的交互界面等。国产操作系统技术路线 国产操作系统厂商的技术路线,按照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可以分为实时操作系统和分时操作 系统两类。并且存在按照特定行业及应用场景的需求而选择的特殊操作系统路线,主要包 括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采用分时技术及多用户交互的方式。作业处理上,其利用分时技术,面向 不同终端做时间切割后形成时间片,然后采用平等地时间片轮转的方式为多个终端服务, 因为其作业运行轮转速度极快,一般普通的终端用户感受不到轮转的时间间隔。交互上采 取多用户交互的方式,其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终端,允许用户根据系统响应结果进一 步提出新请求,且多个用户共享主机中的资源,以此为基础分时操作系统对交互式计算机 进行了推广,并促进了交互式软件的开发进程。
分时操作系统中的 Linux 发行版,是信创厂商的主流技术路线。分时操作系统的优点在于 其采取多用户交互的方式,有效增加了资源的使用率,并且可以进行的人机交互的深度比 较高,因此在民用及商业领域应用很广,典型应用终端如桌面系统、车载终端、智能手机 以及服务器等,常见的 Linux 和 Windows 都是属于分时操作系统。因为当前操作系统国产 化替代核心发生在党政、金融、电信等行业,主要涉及 PC 以及服务器,且分时操作系统中 的 Linux 开源,且有很多成熟的发行版,厂商可以快速获取其源代码及资源并进行开发,所 以国产信创厂商多选择 Linux 发行版作为源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不同 Linux 发行版的差别,体现在软件包内容、管理器以及维护方上。一个发行版包括内 核以及其上的软件包,并由不同的维护方进行收费和提供服务。内核上,一般都是基于统 一的 Linux 内核,部分发行版可能进行了强化。软件包,主要指附加的软件以及桌面环境等, 内容上存在丰富度的差异,并且高效且操作简洁的软件包管理器可以提升用户体验。维护 方上,商业公司作为维护方,要付费但可以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开源社区作为维护方, 免费但一般没有技术支持,社区贡献的软件资源可能更为丰富。国产厂商主要选的 Linux 发行版包括 Debian 系(Debian 及其衍生)以及 RedHat 系(RedHat 及其上游代码、衍生)。
实时操作系统(RTOS),通过优先级排序实现实时任务处理。业务处理上,其根据优先级 处理任务,通过时钟管理功能将任务进行定时处理和延迟处理,以此保证当外界事件或数 据产生时,能够接受并以足够快的速度予以处理,也就是核心保证实时性。互动上,系统 会周期性地对多路现场信息进行采集,以及对多个对象或多个执行机构进行控制,在典型 的非实时操作系统中,用户一般对操作系统的调度功能没有任何控制,或者仅能提供了概 括性的指导,并且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
实时操作系统多应用于工业以及汽车控制软件领域。实时操作系统优点在于高优先级任务 不需要时间片排队,因此能优先响应紧急任务,在严格的时限内处理完事件,在工业自动 化、航空航天、国防、自动驾驶、医疗等对时间敏感的场景应用很广,因此国产主要是做 工业以及汽车控制软件的厂商会选择该路线,工业实时操作系统产品比如 INTEWELL(东 土科技)、RT-Thread(睿赛德科技)、LiteOS(华为)、ReWorks Cert(中国电科)等,当 前主要向工业物联网领域发展,汽车实时操作系统产品主要负责处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控 制能力,产品如 AUTO SAR(普华软件)、GoldOS(中兴新支点)等。
我们认为,目前国内操作系统相比国外仍然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硬件适配维度:国产操作系统适配硬件数量远少于主流系统。以桌面操作系统为例,win10 系统已完成对主流硬件的支持,但国产操作系统硬件适配情况却与之存在较大差距,像中标 麒麟桌面操作系统已完成的适配硬件数仅为 40 种。此外,国产操作系统基本都对国产芯片开 发了不同版本,但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导致软硬件厂商适配工作量剧增,增加调试成本。内核维度:国产主流操作系统对国外内核依赖度较高,对内核理解不深。国内较少开发自 有知识产权操作系统内核,主要因开发操作系统内核存在较高难度,要与厂商合作兼容多 种硬件驱动,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开发操作系统需要对内核具有较深理解。操作系 统内核可实现支撑功能和管理功能。基于内核才可以进一步构建包括桌面环境、资源管理 器等基础应用。以桌面环境为例,如果对底层不够熟悉,所有的修改能力则会限于修改主 题、字符串替换的能力,无法统一操作接口,调整设计细节,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
基础外围软件维度:国内缺乏高质量高优化的编译器。编译器可将便于人编写、阅读的高级 计算机语言源代码程序翻译为计算机能解读、运行的低阶机器语言程序。国内芯片厂商多依 赖于国外编译器,例如飞腾、华为海思、申威、龙芯主要借助 GCC 编译器。这主要因 1)国 外编译器支持较多编程语言,稳定度高。2)由于编译器需参考指令集将高级语言转化为机器 编码适配多种主流指令集架构。国内在底层指令集和 IP 设计上较为落后,因此多采用 IP 授 权或指令集授权方式开发 CPU 产品,导致国内使用国外现成编译器,对其依赖度较高。
我们认为,国产操作系统追赶的关键在于操作系统、用户、配套软硬件开发商共同推进:操作系统维度:从内核等角度提升操作系统可用性,吸引用户使用,提升软硬件开发厂商 开发意愿。在通用操作系统领域,积累操作系统内核架构、多核/众核 CPU 适配、内核安全、 Runtime(运行时)优化、并发错误检测等技术。在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研发自动驾驶、 高性能实时插件等技术,适配不同行业,扩大操作系统适用范围。
软硬件开发厂商维度:加强协作,开放平台端口,优化适配问题,引导软硬件开发商基于 国产系统操作系统进行开发。借鉴安卓系统经验,它凭借更开放的软硬件生态实现了弯道 超车。安卓系统由开源项目 AOSP 和 GMS 服务组成,可将核心软件本体以开源形式供给 移动设备厂商,提供手机产品差异化空间,带动软件硬件开发商搭建生态体系。GMS 部分 则可强化谷歌对软件的控制和监管,收紧分散碎片化的安卓生态圈。正是基于这两项架构 的优势,安卓得以在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形成软件生态优势。
用户维度:通过信创政策、校企合作等方式提升国产操作系统的渗透率,提高用户对国产 Linux 操作系统的接受度。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政策可推动信创产业在部委、央企、民 营企业等范围的实践和应用,以培育市场,形成示范引路,并将其延申至 “2+8+N”多个行 业应用领域。目前国内对基于 Linux 的操作系统仍有较低的接受度,而增强校企合作,设立 和推进中小学 Linux 课程,则可逐步提升学校、家长、学生乃至社会对国产操作系统的认知 度。同时操作系统厂商也要加强院校的产教学研合作,为产业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人才。
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或成市场新增量
数据库的发展与计算载体紧密相关。数据库是计算机行业的基础核心软件,所有应用软件 的运行和数据处理都要与其进行数据交互。数据库的开发难度,不仅体现在与其他基础器 件的适配,更在于如何实现对数据高效、稳定、持续的管理。从数据库的发展历程来看, 计算架构的变化,计算载体的变化、计算场景的变化,以及计算数据格式的变化都对数据 库的发展带来的一定的影响。或者说,在以上计算环境变化下,其需要的数据库类型也发 生了变化。从计算载体来看,数据的计算从原来的大型机、到小型机、个人电脑 PC、互联网、移动互 联网、云计算,以及未来更多终端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计算的载体更加多样化。从计算场景来看,数据计算也从单独的单机计算,到互联网多群体交互的联网计算和云计 算,以及万物互联的高并发、低时延的物联网计算。从计算架构来看,传统的 IT 架构也正逐步向云架构迁移。传统的 IT 架构从 C-S 架构逐步 发展到了 B-S 架构,而目前的云原生、分布式计算架构正对传统计算架构带来深刻变革。而新的计算架构也对计算的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芯片等)提出更高的需求。
在以上计算环境的变化下,我们看到,联网的数据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数据的大小。目前联网数据量也在高速增长。通信技术的发展带动从 2G 到 3G、4G、5G 的演进,每代通信技术之间,联网的数据规模也呈现(几个)数量级的增加。对大容量、 高性能计算提出更高要求。数据的类型。计算场景的演变,我们对数据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图片、语音、视频等非 结构化数据成为增量数据的主要类型。联网的数据类型也逐步从原来的结构化数据到非结 构化数据演变,这就对计算的并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的快慢。对数据的高速计算是计算机一直以来的追求。但原有的 IT 架构下,计算速度 的提升存在一定的物理条件限制。经典的 IT 架构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历史,当时的 IT 架构 并没有完全考虑到目前计算场景的变化。因此,新的计算场景下,对数据高速计算的追求, 需要我们从底层基础软件的变革开始。我们看到无论芯片、操作系统还是数据库,都在经 历深刻变革。
在以上计算和数据多个维度变化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数据库行业也正在经历历史演进的 深刻变革。在传统计算环境和数据类型方面,传统数据库依然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但在 面向未来新的计算场景方面,我们需要的可能是新型的数据库产品。这种新型数据库,是 计算架构迁移、计算载体演进以及计算环境变化之后的产物;同时,也是数据规模大幅增 加,数据结构变化之后所需要的产品。
全球关系型数据库市场增速渐趋平稳。数据库诞生于上世纪 60 年代,传统的数据库产品面 临的是以事务型、交易处理为主的任务,事务支持性能较好的关系型数据库如 Oracle、DB2 迅速兴起。而近年来,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市场增长渐趋平稳,据 Gartner,2021 全球数 据库管理系统(DBMS)市场规模达 8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3%,增速达到近十年峰值。但关系型数据库市场增长渐趋平缓,据 T4.ai 预测,全球关系型数据库市场规模 2018-2022E CAGR 为 6%。数据量上升催生分析需求,数据库市场新机遇显现。随着智能移动手机的普及及云计算的 兴起,全球数据产生量不断上升,从 2010 年的 1.2ZB 上升至 2021 年的 54ZB。未来几年 内随着各类智能物联设备的推广以及云计算的进一步应用,数据量有望进一步上升。随着 数据量上升,大数据分析的需求逐步显现,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高并发、分析等方面存 在一定的劣势,应运而生的分布式数据库能够较好的满足大数据分析的需求,或形成数据 库市场新的增量。
国产数据库技术路线
国产数据库厂商的技术路线,按照数据库存储数据方式的不同分为关系型和非关系型两条 路线,按照不同的系统架构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按照数据库应用类型的不同还可以 分为 OLTP、OLAP、HTAP。
关系型数据库 vs 非关系型数据库。根据数据存储结构区分,可以分为关系型数据库、非关 系型数据库,其中非关系型数据库根据存储方式又可以分为键值数据库、列数据库、文档 数据库、图数据库等。非关系型数据库在读写性能、扩展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较适 应大数据、高并发等场景,而关系型数据库具备强一致性,遵循 ACID 原则,因此在事务支 持中具备优势。
集中式数据库 vs 分布式数据库。根据系统架构分,可以分为集中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在可扩展性、高并发支持方面具有优势,集中式数据库在事务性支持上遵循 ACID 原则,在事务支持上具备优势。分布式数据库的优劣势与非关系型数据库类似,而近 年来,分布式数据库不断发展,在提供高弹性、支持高并发的同时,与关系型数据库强事 务性支持的特性进一步结合。
OLTP vs OLAP vs HTAP:按照数据库的应用类型,可以分为 OLTP(事务型数据库)、OLAP (分析型数据库)以及 HTAP(混合事务分析处理),OLTP 主要针对实时数据,关注最近 一段时间的数据,响应及时性要求很高,常见的事务型数据库有 Mysql、MangoDB 等。OLAP 主要用于在大量数据中分析规律的,通过查询分析规律趋势,用于产品决策等。随着时间 的推移,演进出了混合 OLTP 和 OLAP 的 HTAP(混合事务分析处理),其既可以应用于事 务型数据库场景,亦可以应用于分析型数据库场景。
工业软件:长期看好工业软件国产替代机遇
工业软件,不仅仅是工业信息化工具,而是“工业”和“软件”的相互影响。工业软件, 不仅涉及到各个工业垂直领域(航天航空、机械、汽车、消费电子、军工、制药等),同时 涉及到工业工艺的各个流程环节(研发、生产、管理、协同等)。工业软件只是一个大的范 畴,不同环节对应的工业软件差异比较大,标准化程度也不一样。工业软件应该从工业和 软件这两个要素双向的相互影响的角度来理解。工业化先进程度决定了工业软件的先进程 度,工业软件的先进程度决定了工业的效率。有什么样发展程度的工艺流程,就有什么样 的工业软件。
工业增加值持续提升,我国工业软件市场需求潜力较大。据工信部,2011 年我国以美元计 价的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并且至今一直稳居第一位。我国 拥有世界上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包含 41 个工业大类、207 个中类、666 个小类。自 1952 年工业化开始, 按不变价计算,我国工业增加值从 1952 年的 120 亿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36.16 万亿元。
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6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301 亿元。据中国工业 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数据,中国工业软件规模由 2012 年 728.6 亿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197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约 13.27%。2020 年国内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 1974 亿元,同比增长 14.77%。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2026 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有望维持两位数增 长,到 2026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301 亿元。
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来自于外部刺激下内生需求的释放。从工业增加值 角度看,我国是全球第一的工业大国,但缺乏发达的工业体系,表现出大而不强的现状。我们认为,随着新冠疫情对全球制造业格局的重塑、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封锁, 国内工业软件行业在外部因素刺激下,有望加速内生需求释放,迎来发展机遇。
智能制造的产业链深度协同,是工业软件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发展方向。不同技术/工业发展 阶段,工业软件的需求导向不同。当前,云计算、物联网、5G 等底层技术日趋成熟,因此 我国工业软件可以遵循和国外工业软件不同的发展路径,着眼用新技术解决产业链研发、 制造协同的效率问题,挖掘工业软件增量价值。
长期看好国产工业软件发展,关注有行业整合能力和产业链辐射能力的龙头公司。工业软 件细分领域众多,且行业 know-how 各不相同。因此,横向扩张补齐产品线,形成更为全 面的解决方案,是工业软件公司成长为巨头的必经之路。从海外经验来看,工业软件巨头 的成长史也是不断并购的历史。产业链辐射能力的意义在于,统一产业链内部标准、接口、 数据格式,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同时,绑定产业链核心厂商向上下游渗透,获客能力得 到提升。
本土工业软件崛起,覆盖完整产业链。工业软件相关产业可以分为上游软硬件制造商、中 游工业软件及下游工业软件应用环节。上游软硬件国产厂商包括龙芯中科、兆芯等硬件设 备厂商,中科万德、银河麒麟等操作系统厂商,南大通用、达梦数据库等数据库厂商以及 东方通、中创软件等中间件厂商;中游工业软件国产厂商包括华为、中兴等嵌入式软件厂 商,数码大方、浩辰 CAD 等研发设计软件厂商,用友、思爱普等生产控制及管理软件厂商, 泛微、蓝凌等协同集成软件厂商;下游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可分为工业通讯、汽车制造、 能源电子、机械设备等。
细分市场: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是工业软件中技术壁垒最高、最关键的部分。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主 要包括 CAD、CAE、EDA 等,其目的是提升企业在产品研发工作领域的能力和效率,并降 低开发成本,具备体量小、集中度高、开发难度大、资金需求高等特征。CAD 侧重于前端 设计环节,通过利用计算机快速的数值计算和图文处理能力,辅助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 绘图、产品设计、仿真分析、数据管理;CAE 处于设计研发中端环节,提供数字化仿真验 证功能;EDA 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完成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仿真、验证等流程的设计方式。我国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持续提升。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 年中国研发设 计类工业软件市场规模预计达到 223.9 亿元,同比增长 16.43%。以 CAE 市场为例,伴随 国家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厂商认识到 CAE 对产品设计的重要作用,除了航空航天、船 舶等军工行业作为 CAE 的传统市场,汽车行业和消费电子行业的 CAE 市场也呈现出蓬勃 发展的势头,根据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6-2021 年 CAE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CAGR 达到 16.2%,2021 年我国 CAE 市场规模为 21.77 亿元,同比增长 20.14%。
海外巨头在设计研发类工业软件市场中具备领先优势。从中国 CAX 行业竞争格局而言,国 外厂商占据市场份额较高。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20 年中国 CAX(CAD+CAM+CAE) 行业份额位居前三的为达索、Autodesk、西门子,分别占比 22%、15%、13%,国内企业 中望软件、苏州浩辰、数码大方仅占比 4%、2%、1%。但国外软件厂商并不能完全满足中 国工程、制造业等领域内研发、生产、制造、建设等环节的仿真设计需求,市场中存在较 多围绕特定行业应用而催生出的 CAE 软件二次开发业务,为本土 CAE 软件厂商的发展带 来动力,有望迎来市占率的提升。
专业化与商业化是决定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目前国内 CAE 领 域的主要企业有中望软件、安怀信、前沿动力、安世亚太、索辰等,CAD 领域主要企业包 括中望软件、数码大方、浩辰软件、武汉开目、中科凯思、华天软件、天河智造、卡伦特 等,EDA 领域的主要企业有概伦电子、华大九天、芯华章、国微思尔芯、广立微、芯和半 导体、芯愿景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厂商的专业化能力体现在对于产品的高投入上,能 够不断提升自身产品性能,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以 CAD 行业为例,几何内核的优劣会 体现在建模效果、效率、功能全面性上,对 CAD 产品的关键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进 行商业化满足细分领域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厂商进一步迭代 产品能力,并实现最大化收益。
细分市场: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
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是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所在。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主 要包括 MES、DCS、PLC 等,其目的是提高设备利用率、提升制造质量的同时降低制造成 本。MES 是位于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的工业控制之间的面向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 能够对整个车间的制造流程进行优化;DCS 是在集中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可以用 于工业装置的生产控制和经营管理上;PLC 是基于微处理器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仪器,能够 对各种不同的生产设施及不同生产环节实施有效控制。2022 年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500 亿元左右。2018 年我国生产控制类工业 软件市场规模为 285.6 亿元,至 2020 年增长至 386.3 亿元,CAGR 为 16.30%。据中商产 业研究院预测到 2022 年中国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500 亿左右。
专业化与商业化是决定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目前国内 CAE 领 域的主要企业有中望软件、安怀信、前沿动力、安世亚太、索辰等,CAD 领域主要企业包 括中望软件、数码大方、浩辰软件、武汉开目、中科凯思、华天软件、天河智造、卡伦特 等,EDA 领域的主要企业有概伦电子、华大九天、芯华章、国微思尔芯、广立微、芯和半 导体、芯愿景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厂商的专业化能力体现在对于产品的高投入上,能 够不断提升自身产品性能,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以 CAD 行业为例,几何内核的优劣会 体现在建模效果、效率、功能全面性上,对 CAD 产品的关键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进 行商业化满足细分领域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厂商进一步迭代 产品能力,并实现最大化收益。
细分市场: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
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是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所在。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主 要包括 MES、DCS、PLC 等,其目的是提高设备利用率、提升制造质量的同时降低制造成 本。MES 是位于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的工业控制之间的面向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 能够对整个车间的制造流程进行优化;DCS 是在集中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可以用 于工业装置的生产控制和经营管理上;PLC 是基于微处理器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仪器,能够 对各种不同的生产设施及不同生产环节实施有效控制。2022 年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500 亿元左右。2018 年我国生产控制类工业 软件市场规模为 285.6 亿元,至 2020 年增长至 386.3 亿元,CAGR 为 16.30%。据中商产 业研究院预测到 2022 年中国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500 亿左右。
(本文仅供参考,来源网络)
Copyright © 2022上海广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18221674630
微信二维码